最新消息

重新發現斯卡羅——穿梭半島東南的滿州幸福巴士
2024-07-21
重新發現斯卡羅——穿梭半島東南的滿州幸福巴士
幸福巴士
滿州鄉

(本篇文章由編輯一尾撰寫)

說到屏東縣,外地人總對於幅員遼闊的屏東有所誤解,以為到了屏東市,墾丁應該就在旁邊吧?不過兩者實際上可是差了近百公里;相較之下,滿州鄉與墾丁就近了不少,有可以一起安排行程的空間。然而,對比透過豐富的觀光資源與人潮帶動地方發展,使得每到周末就人滿為患,進而成為當前屏南地區中心的恆春半島,過去曾因佳樂水風光一時的滿州現時則顯得落寞許多。

不過,近年因改編19世紀「恆春半島羅發號事件」的影集《斯卡羅》掀起熱潮,過去被遺忘的斯卡羅(Sikada-qaljan,瑯嶠十八社Lonc-kjauw,部分位於滿州)再度浮現到台灣民眾眼前。我們才知道,原來滿州是個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卡道族、閩南與客家裔漢人混居的場域,因此,滿洲鄉除了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外,還有漢人橫跨全鄉的八保祭典,與以月琴伴奏台語吟唱而為人熟知的滿州民謠。此外,滿州鄉也是屏東唯一的平地原住民鄉,與其他幸福巴士行經之山地原民(以排灣、魯凱為主)鄉鎮有所不同。而在交通方面,滿洲的聚落四散於鄉內各地,且鄉內半數地處墾丁國家公園境內,加之中科院九棚院區的存在,使得滿洲鄉的交通並不便利,對此,幸福巴士則成為了試圖補足在半島東側大眾運輸路網密度不足現狀的工具。

總之,繼上一次深入談論屏北山區的三地門鄉後,這次將輪到介紹山海之間半島東南的滿州鄉,那就來看看滿州幸福巴士經過哪些地方吧!

港仔村——中山漁港

港仔村與牡丹鄉接壤,為瑯嶠—卑南古道的起點,更是八瑤灣事件的發生地。北部是自然的岩灘,南邊是大荒漠,吸引許多遊客搭乘吉普車在荒漠上體驗飆沙。由於村內有幸福巴士站點的中山漁港,因此設有漁港安檢所、港仔派出所,再向北則是牡丹鄉旭海及被譽為台灣51區的中科院九棚院區,因為大片荒漠的存在,此處成為了國軍演習的重要場地,最後,港仔村內還設有活動中心以利居民彼此聯繫。

九棚村——南仁漁港、九棚路雜貨店、片埔路口、三灣站

與港仔村相同,九棚村亦盛行飆沙活動,遊客主要在北接港仔村的九棚沙漠飆沙;南邊則有鼻頭草原與南仁湖景觀保護區,保護區內除有距今700多年的石板屋遺址外,亦有幸福巴士站點南仁漁港和漁港安檢所。近年因九棚社區發展協會推展沿岸生態觀光,加之其地處偏遠的秘境特質,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往。

在交通方面,港仔村至南邊的佳樂水原規劃延伸「省道台26線」,但由於此段全劃設為墾丁國家公園境內而放棄興建,故幸福巴士於屏東鄉道200線沿線公車站牌(如九棚路雜貨店、片埔路口、三灣站)設點,希望補足省道公路無法深入的交通困境。

里德村——里德部落、欖仁部落

里德村過去名為豬朥束(Cilasoaq)是斯卡羅聯盟曾經的核心地帶,今有排灣族認同的族人仍世居於此形成里德部落,設有社區活動中心與社區發展協會。另有微型的欖仁部落(幸福巴士在此停靠),居民多為戰後由萬金地區移居的馬卡道族後人,深入欖仁溪後則有改編影集《斯卡羅》拍攝地的欖仁瀑布。曾經里德居民因發展不易,時有獵捕鷹鳥的行為,於村落劃設為國家公園後,里德部落被輔導為賞鷹的生態保育地,每年十月上旬大量灰面鵟鷹過境,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賞鷹地點;另墾管處亦與屏科大合作,於2013年新設滿州生態旅遊中心,並由社區發展協會經營生態旅遊觀光。

長樂村——分水嶺社區活動中心、長樂文健站、長樂國小、小路部落

長樂村地處滿州鄉北部的山地,全境大多位於南仁山生態保護區,閩南裔漢人與排灣族人約佔各半,村內分為分水嶺(八瑤)、長樂與小路三個聚落,排灣族人稱此地為吉雅魯貢(Chiyarugun)。小路部落為阿美族與排灣族混居的聚落,但以排灣語為傳承語言,部落內設有部落文化聚會所、文健站,幸福巴士亦於部落設點。長樂部落(Tjadukudukung)內設有部落集會所、長樂文健站、長樂國小等,2021年部落的Ciulaku(長樂)教會行動,調查過去設立中科院九棚院區時發生的國家暴力驅離原東海部落族人事件,以尋求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分水嶺(八瑤Parius)部落內設有分水嶺社區活動中心、社區發展協會等,部落內由於地質極為不穩定而災害頻傳,目前正進行遷村計畫。順帶一提,出身自八瑤部落的歌手Kivi曾於2023年以專輯《分水嶺Padiyudr》入圍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專輯等獎項。

永靖村——呆風、永港國小、七孔瀑布

作為滿州第二大聚落的永靖村,原名射麻里(Suwari),過去為排灣族原住民部落,今多由漢人移居;村內的公共設施除有幸福巴士據點的永港國小外、還有永靖派出所、老佛山人文紀念館等;聚落北邊的加都魯(Katsuru)則有七孔瀑布風景區,為夏日的消暑秘境。

此外,被強勁落山風吹拂的恆春半島樹木生長不易,使得低矮灌木草原佈滿半島,於此環境限制下,過去永靖村曾大量種植瓊麻,今則轉為放牧地,幸福巴士據點之一的呆風亦有大量草原景觀。最後,主辦四年一次八保祭典的羅峰寺、國片《海角七號》茂伯的家皆位於永靖村,村內的社區發展協會也以此作為特色,發展生態觀光旅遊。

 響林村——佛山路、響林村

位於永靖村旁的響林村過去同樣以瓊麻工業聞名,亦曾設置戲院,今日則盛產「番仔菁」-檳榔「山豬仔崎」。響林村人口組成混雜,現仍有馬卡道族人後裔居住。幸福巴士於縣道200線設響林村站、於佛山路聚落設置佛山路站。

港口村——興海漁港

港口村最富盛名的地區即是曾經風光一時,以奇岩怪石聞名的佳樂水風景區,由於建設停滯與疫情影響觀光人潮,遂於2022年連同年久失修的港口吊橋一同停運,待縣府重新規劃招商;不過港口村除佳樂水外,亦有許多豐富的自然生態值得令人造訪。

港口村原為恆春阿美族人所居,稱為pakelu,後因漢人的移墾與日本時代的移住,原先之住民今多移往旭海與花東縱谷居住。港口村盛產茶葉,為台灣海拔最低的產茶地。由於村落沿著港口溪至出海口分佈,因此具有許多豐富的河口濕地生態,墾管處會於每年中秋前後保護陸蟹上岸產卵,遊客則能於河口賞鷹。在觀光方面,綿長的海岸線除有港口、興海灣、滿州等衝浪沙灘外,亦設有幸福巴士據點的興海漁港、興海海洋驛站,還有結合海洋環境教育與景觀的觀景台供旅客休憩;安全方面也不用擔心,這裡有海巡人員駐紮,以維護海岸線安全。

滿州村——滿州鄉公所

滿州村為滿州鄉鄉名的由來,過去排灣族人常將狩獵後的剩餘獵物丟棄於此,使此處充滿腐敗氣味,故稱之為Vangecul(排灣語的臭氣);而後,閩南籍漢人轉譯為蚊蟀埔,;最後,日治時期將其由日語轉譯為漢字「滿州」,此漢字被沿用至今。滿州村為滿州鄉的行政中樞,幸福巴士站點滿州鄉公所、戶政辦公室、衛生所、郵局、消防局、樂智社區關懷據點、社區整合服務中心、滿州國小與滿州國中等皆位於村落裡頭。滿州市區西側則由南仁湖集團開發為大型渡假村「小墾丁」,並以豐富的自然生態為渡假村的環境特色,此外2018年政府亦於此設立滿州民謠館,推廣滿州民謠文化。

 

由於滿州鄉各村分散且地處遙遠的半島東南,加之全境多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與生態保護區內建設與道路開闢受限,使得鄉內醫療多得仰賴恆春地區的恆春南門醫院、恆春旅遊醫院、恆春基督教醫院,交通同樣需至恆春轉運站轉乘其他運具。在這樣的狀況下,幸福巴士成為了填補半島東南地區交通路網的工具,若幸福巴士無法存續,則會嚴重影響在地居民的交通權力,因此,若您也想為滿州鄉的居民盡一份心力,不妨透過本平台加入物資媒合的行列,提供幸福巴士必要的耗材,來讓滿州鄉的幸福巴士得以營運下去。

 

引用圖片

港仔沙漠。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81&IndexCode=Culture_Place

滿州民謠館。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342239&IndexCode=Culture_Place

港口茶——遠眺太平洋的茶園。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488000&IndexCode=Culture_Place

八瑤灣。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79&IndexCode=Culture_Place

滿洲街道。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75&IndexCode=Culture_Place





通往山地門——排灣與魯凱族群交織的屏北
2024-07-10
通往山地門——排灣與魯凱族群交織的屏北
三地門鄉
幸福巴士
歷史

 (本文由編輯一尾撰寫)


位處屏北地區平原與丘陵交界的三地門鄉自古是不同族群交會的聚集地,亦是從高雄(六龜、茂林)或沿山(內埔、鹽埔和高樹)進入山地的交通隘口。近期,三地村入口處之「歡迎來山地門」、「感謝來山地門」的「山」地門字引起熱議,民眾表示不知道是三地門改名子了,又或是單純寫錯字;對此,村長解釋「山地門」是指三地、北葉與水門三個區塊,經此歷史文化地景(山地門)進入三地門鄉三地村、瑪家鄉北葉村、內埔鄉水門村,即等於進入了原鄉。

回到「三地門」本身,其最一開始是由台語Suann-tē-mn̂g(山地門)音譯排灣語的 setjimur,指「住在 Tjimur 的人」,後來也有三地、三地盟等稱,1992年定名後便成為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三地門鄉。三地門鄉的幸福巴士主要以村為據點,因此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巴士路線行經的各個村的特色:


三地村(Timur)——三地門鄉公所、三地門鄉圖書館、7-11頭目門市

三地部落(Tjimur)亦稱地磨兒,居民自1935年移住此地至今,為三地門鄉的行政中心,設有鄉公所、鄉圖書館(同時也是幸福巴士的停靠點)、衛生所、活動中心、地摩兒國小、郵局、消防局、警察局、戶政事務所三地門辦公室等等公共設施,更同時有全鄉唯二的兩家便利商店——幸福巴士停靠點的7-11頭目門市與全家三地門恆美店。村內亦有頭目石板屋、三地門藝術村、三地門文化館等介紹排灣族藝術創作及族群歷史的文化場館。近年完成的地磨兒藝術公園除了展示公共藝術作品外,更設有祖靈柱與灶,是村內舉行傳統祭儀的地方,與三川琉璃吊橋並為茂林國家風景區的重要地標。另外,為改善原鄉醫療與長照,社福團體與醫療機構亦設立了地磨兒生活機能中心,還有去年從聖若瑟診所/援助兒少的少女城轉型的三地門共融中心,整合不同長照機能以增進原鄉的高齡居民的生活品質。

賽嘉村(Tjailjaking)——賽嘉村活動中心

賽嘉部落(Tjailjaking)由今日德文村的北巴( Tjusepayuan)、嘟估甫了(Tjukuvulj)、金大露安 (Kingdakruwane )三個部落的居民於1941年移住而形成,族群有排灣與魯凱淵源,但今以排灣認同為主。村內設有賽嘉國小、遊客中心、活動中心、集會所衛生室、射箭場、賽嘉航空公園飛行場以及通往飛行場的賽嘉步道,另有最為人所知的露營與森林旅遊區-賽嘉樂園。

口社村(Sagaran

口社部落(莎卡蘭部落,Sagaran)為由大社部落族人遷徙而形成的部落,歷史上曾經歷過三次遷移,舊口社部落仍留有石板屋遺址。部落設有口社國小、集會所與口社社區發展協會。莎卡蘭族人與莎卡蘭溪生活關係緊密,由於曾發生過毒魚事件,使得族人自發成立護溪巡守隊維護生態更發展生態旅遊,同時離部落不遠處的口社瀑布亦是村內知名的自然景觀。

安坡村( Djineljepan

安坡部落( Djineljepan),舊稱紅目仔( Anbaka)部落,亦傳為大社族人遷徙形成的新部落,目前的部落位置為第三次遷移後形成。部落近年轉型觀光部落,以「安坡童玩王國」為部落觀光特色,部落外頭的「大沖水瀑布」亦是令人神往的夏日親子戲水秘境。

馬兒村(Valjelu

馬兒部落族人最初源自筏灣(Payuwan)與高燕(Padain)部落移入形成原馬兒部落(Kini-veacan),而後再因自然災害遷徙到舊馬兒部落(Ka-valuruan),1969年因舊馬兒部落地基破裂再度遷村到今新馬兒部落(Valjelu)。部落設有活動中心、社區發展協會、馬兒教保中心、文化健康站、部落射箭場等,亦有世界展望會屏東辦事處,近年積極推廣部落觀光並以射箭為特色,亦舉行許多文化活動。

達來村(Tjavatjavang)——達來村活動中心

達來部落為達瓦達旺(Djaljadjaljai/ Tjavatjavang)之簡稱,過去因為地形阻隔交通不便,是最晚離開原居地的部落之一。部落歷史上曾有五次遷徙,1942年移住至今舊達來,1978年政府再次移居部落族人到今日的新達來,新舊部落以吊橋連結。2015年由部落組織並結合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志工修復舊達來辭職坡步道,舊部落仍留有舊長老教會、小學、舊派出所與石板屋群等遺址。新達來部落設有集會所、幸福公車停靠點的達來村活動中心、三德檢查所等。

大社村(Paridrayan)——大社文健站

大社部落與青山、安坡、口社、賽嘉、北巴、嘟估甫了、金大露安同屬排灣族拉瓦爾亞群(Ravar),為上古時期拉瓦爾亞群神話發源地的古老部落,部落民共享同一歷史文化與族群認同,因人數眾多故漢人稱此為「大社」。2008年八八風災重創大社村,部落全體遷移至由政府所規劃,設置於原瑪家鄉台糖瑪家農場的禮納里永久屋聚落,目前只餘10戶仍留在原部落,部落內設有幸福公車停靠點的大社文健站,部落裡頭的大社拉瓦爾生態文化促進會仍時常舉行各式文化與生態活動,串連部落的生態與彩虹瀑布等景觀維繫部落的生命力。

青山村( Cavak

青山部落由Sekauman(斯卡烏馬岸)、 sivalatje(溪瓦拉特)和 setaizuazua(斯台若娃若娃)三個聚落組成,戰後曾名沙漠村,後改名青山村。部落設有幼兒園青山分班、青山國小、青山村集會所、部落文健站、衛生室、北排灣族文物藝術館等。部落裡頭最為人熟知的知名景點為可供夏日戲水遊憩的海神宮。

德文村——德文村北八巷、德文天主堂、德文分校、相助巷口

德文村由位於排灣與魯凱傳統領域交界處的族群所混居,原多為魯凱族人遷居至此,現則多已排灣化。村內有北巴 (Tjusepayuan)、嘟估甫了( Tjukuvulj)與金大露安(Kingdakruwane)  三個部落,其中僅金大露安(Kingdakruwane)為純魯凱部落。村內設有幸福巴士站點地磨兒國小德文分校、衛生室、德文獵人學校,村內豐富的生態吸引許多遊客前往;由於地處中高海拔的丘陵地形,加之德文村自日治時期以來即開始種植咖啡,故村內覆蓋許多咖啡莊園,是臺灣咖啡的重要產地。

青葉村(Talamakau

青葉部落(Talamakau)為三地門鄉內唯一的魯凱族部落,族人原來自霧台鄉Talamakau與Dadiri兩部落,1941-1942年日本政府實施集團移住,故族人被遷徙至此,曾名為阿烏村,1976年改名青葉村。部落設有青葉國小、青葉幼兒園、社區發展協會、部落活動中心和拳擊場、青葉部落共享小棧。部落青年會將部落進行彩繪與藝術改造,近年以「全台唯一魯凱神話藝術村」為特色發展部觀光。

長治百合園區——百合德文

受到莫拉克風災重創的屏東山區各鄉鎮,在災後由政府劃定特定區來安置住家被劃為危險區域的居民,上次介紹過的新來義部落即是一例。在三地門鄉受災嚴重的德文村部分居民則移居到位於屏東縣長治鄉繁華村的長治百合園區,三地門鄉亦有達來、德文兩村部分居民遷入永久屋入住。園區行政仍分屬原來遷居的六村,因此設有6村多功能集會所、村辦公室、衛生室、資源回收場、圖書館、產銷中心、10間教會與霧台國小勵古百合分校。

禮納里——禮納里穿山甲活動中心

禮納里則是又另一個在莫拉克風災後所建立的新家園,禮納里居民原來大多數來自大社部落(Paridrayan),於災後重建遷至原台糖瑪家農場的禮納里部落,設有大社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禮納里穿山甲球場、穿山甲活動中心及教會等設施。


三地門鄉的幸福巴士以固定路線搭配來往德文、達來村到屏東轉運站之幸福小黃為主,除經過各村節點和重要設施外,更通往屏東市區的醫療院所。幸福巴士本線則以聯絡各村、禮納里、百合德文園區,鄰鄉屏東縣高樹鄉的學校(高樹國中、高泰高中)與作為屏北地區重要交通節點的水門轉運站(位於內埔鄉)為主,連結禮納里、百合德文園區與原鄉各部落的交通,滿足族人醫療、通學需求外,並致使族人能維繫自身與原鄉土地的親密關係。

在山谷與水流處維繫排灣傳統文化——來義幸福巴士路線
2024-06-26
在山谷與水流處維繫排灣傳統文化——來義幸福巴士路線
幸福巴士
來義鄉

 (本文由編輯一尾撰寫)

屏東幸福巴士以鄉鎮為單位,主要由各區公所自主營運,營運區域以屏東山城原民鄉鎮為主,多行經鄉鎮部落據點到鄰近鄉鎮區域醫院,提供屏東沿山居民一個便捷、經濟負擔低的交通運具。在來義鄉的幸福巴士路線有個別出心裁的安排,接著來看看幸福巴士行經哪些部落鄉鎮據點吧!

 

新來義部落——新來義石板屋、新來義產銷館

來義鄉有一塊完全被新埤鄉包圍的飛地(指一塊地被一個地區包圍,但行政上屬於另一個地區),從地圖上看來道路筆直、房屋整齊畫一,而這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新來義部落。新來義部落原來為新埤鄉萬隆村的臺糖南岸農場,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造成來義鄉境內的來義(Tjalja’avus)東部落與西部落、義林(Tjana’asiya)及大後(Tjuwaqau)、喜樂發發吾(Siljevavav)(丹林村5-6鄰)部落被政府劃位危險區域,使得居民必須下山搬離原來的居住地。新來義部落永久屋由紅十字會和慈濟協助興建,於2011、2012年與2015年陸續入移入,由2013年設立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作為協助族人對外溝通的窗口。

部落裡頭也有許多文化場館與公共設施,如幸福巴士路線中的停靠點新來義石板屋為傳承部落傳統文化與舉辦展覽的場所。新來義活動中心則包辦了部落的婚禮、說明會、社福活動等大大小小部落活動的場地。新來義產銷館裡頭除了推廣來義鄉各式各樣農產品、工藝品與推廣部落旅遊外,更設有部落讀享空間提供書籍借閱外,也定期舉辦藝文講座與部落大學課程等。

2022年,新來義部落最新的公共設施「部落之心」完工啟用,八棟建築結合長照、文化健康站、部落廚房、學習場域和部落大學教室等設施,成為近年來義鄉發展的重心。新來義部落雖位於新埤鄉境內,但亦將許多活動拉到新來義舉行,並增設許多鄉內公共設施平衡發展外,透過幸福巴士的串連,也串起了新來義族人與原來各部落之間的聯繫。

 

 

屏東縣幸福巴士預約方式大整理,帶你一表看完怎麼預約
2024-05-22
屏東縣幸福巴士預約方式大整理,帶你一表看完怎麼預約
幸福巴士
幸福巴士預約方式

如果想在屏東縣乘坐需要預約的幸福巴士(也就是非定班制的路線),目前主要有兩種管道,一種是直接打電話到公所或者幸福巴士的營運單位進行預約,另一種則是透過「屏東縣幸福巴士預約平台」https://ptbus.mass.org.tw/client/index.html#/來預約(但不是每條路線都有)。目前網路上的相關資訊比較分散,所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各個幸福巴士路線的聯絡方式,並且也盤整了能夠透過預約平台的網站預約與否。


鄉名營運單位
電話透過預約平台預約
枋山鄉公所(08)876-1107(分機245潘小姐)
滿州鄉
公所(08)880-1184

一粒麥子基金會(08)871-7597
春日鄉
公所
(08)878-2145
△(需使用春日i服務app)
三地門鄉
公所(08)799-1104

泰武鄉公所(08)783-2435


吾拉魯滋
0927-721-772

霧臺鄉
公所
(08)790-2234 

大武協會
0989-420-119

瑪家鄉
公所
(08)799-2009(分機55林專員)


南嶽山城
0975-398-025

來義鄉
公所(08)785-0251

獅子鄉
公所
(08)970-2249(分機106張小姐/分機303林先生)

牡丹鄉
公所
08)883-1001(分機22/23)

萬巒鄉
公所
(08)781-2460


以上就是關於幸福巴士預約方式的整理,另外,小編也要提醒,幸福巴士通常會有一些預約方面的規則,預約前不要忘了透過各幸福巴士的官方網站或者本站的https://www.happybus.com.tw/BusRoute進行確認喔(*‘ v`*)。



泰武鄉露營正流行,品嘗部落咖啡心曠神怡
2024-05-11
泰武鄉露營正流行,品嘗部落咖啡心曠神怡
幸福巴士

  說到台灣的咖啡,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古坑咖啡,但其實在地優質的咖啡還有許多,像泰武鄉的部落咖啡就是近年很新興的咖啡。去到泰武鄉,除了能在山林間享受一杯來自泰武咖啡老樹的美味咖啡外,也能逛逛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體驗手烘咖啡的樂趣。而在逐漸炎熱起來的這幾個月,去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來一杯透心涼的冰咖啡,相信也能讓人清涼一夏。

  喝完咖啡以後,還能到普查卡朗或者思樂谷露營區住一晚,兩者的海拔都不算太高,有夜景但又不用辛苦的爬高,相當老少咸宜。不過這兩個露營區都比較熱門,想去的話可能要趁早訂位,或者選擇其他稍微冷門,但體驗依然優質的泰武鄉露營區。

  而雖然在泰武鄉的這些觀光景點周邊,可能有著相對完善的基礎建設,但泰武鄉裡還有很多地方,甚至是連交通都很不便的,若您對來泰武玩有興趣,那麼不妨也順便關注一下泰武鄉,甚至屏東縣整體的偏鄉交通議題,因為屏東縣多數幸福巴士的營運主體仍然以鄉鎮公所為主,購車、養護等花費仰賴政府經費補助,也缺乏尋求外部資源以挹注營運之機制,因而導致幸福巴士面臨廢線之危機。而為應對此般困境,便有了本「幸福巴士憑(屏)你懂(東)我」的誕生,我們希望能夠透過更公開化的互動方式,讓幸福巴士營運商提出其困難,讓有興趣資助幸福巴士的企業或民眾也可以更直接地對幸福巴士營運商提供幫助。若您也對幫助幸福巴士有興趣,不妨持續留意本平台的「我想幫助」頁面,裡面會不時新增各種幸福巴士的需要。

  如果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或者您也想跟親朋好友們分享關於幸福巴士的資訊,那麼可以按下頁面上方的分享按鈕,您的支持與分享除了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也能夠讓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獲得更多受到幫助的機會。

來義鄉可不只有二峰圳,全國得獎的幸福巴士同樣值得一看
2024-05-11
來義鄉可不只有二峰圳,全國得獎的幸福巴士同樣值得一看
幸福巴士
來義鄉

  說到來義鄉,許多人會想到的可能是二峰圳、神鷹瀑布、丹林情人吊橋等景點,而在最近,來義鄉榮獲了首屆幸福巴士金運獎的傑出獎,或許也是去來義鄉時值得一看的事情。

        聽到這裡,相信大多數人大概只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甚至連幸福巴士都不知道,所以摸不著頭緒;而若對幸福巴士由一定了解,或許會更為疑惑,畢竟這不就是個交通工具嗎?跟旅遊又怎麼扯上關係呢?沒錯,幸福巴士本身只是一種回應偏鄉交通議題的工具,但來義鄉的幸福巴士可不只如此,來義鄉為了推動幸福巴士,在鄉內各處設置了站牌,並且每個村落的站牌圖像還不同,語村落的意象有所搭配,甚至幸福巴士抵達時還會放鄉歌呢。這樣積極的處理方式,也難怪來義鄉能得獎,讓幸福巴士不只是服務在地居民的工具,而也能吸引外地人的目光。而如果您來來義鄉玩時,不想自己開車,但又覺得公車路線不夠理想時,或許也可以參考看看使用幸福巴士,其路線經過了較多不一樣的區域,或許正好能抵達您想去的地方呢。

        另外,雖然來義鄉的幸福巴士得了獎,但其與大多數幸福巴士都還在面臨營運不易的問題,若您也對幫助幸福巴士有興趣,不妨持續留意本平台的「我想幫助」頁面,裡面會不時新增各種幸福巴士的需要;而如果覺得本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或者您也想跟親朋好友們分享關於幸福巴士的資訊,那麼可以按下頁面上方的分享按鈕,您的支持與分享除了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也能夠讓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獲得更多受到幫助的機會。 


何為幸福巴士

何為幸福巴士

媒合平台是...

平台名稱的「憑」、「懂」借用「屏東」的音韻,寄望能藉此平台產生「憑藉你(贊助者)的幫助,創造出更懂我(偏鄉居民)的屏東幸福巴士(營運者)」之成果

憑你懂我是...

由高屏澎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與屏東縣政府所合作的計畫內容之一,此網頁與其相關的執行內容 主要負責改善屏東縣幸福巴士的營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