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仔沙漠
重新發現斯卡羅——穿梭半島東南的滿州幸福巴士
2024-07-21 Wufer
幸福巴士
滿州鄉
滿州鄉

(本篇文章由編輯一尾撰寫)

說到屏東縣,外地人總對於幅員遼闊的屏東有所誤解,以為到了屏東市,墾丁應該就在旁邊吧?不過兩者實際上可是差了近百公里;相較之下,滿州鄉與墾丁就近了不少,有可以一起安排行程的空間。然而,對比透過豐富的觀光資源與人潮帶動地方發展,使得每到周末就人滿為患,進而成為當前屏南地區中心的恆春半島,過去曾因佳樂水風光一時的滿州現時則顯得落寞許多。

不過,近年因改編19世紀「恆春半島羅發號事件」的影集《斯卡羅》掀起熱潮,過去被遺忘的斯卡羅(Sikada-qaljan,瑯嶠十八社Lonc-kjauw,部分位於滿州)再度浮現到台灣民眾眼前。我們才知道,原來滿州是個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卡道族、閩南與客家裔漢人混居的場域,因此,滿洲鄉除了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外,還有漢人橫跨全鄉的八保祭典,與以月琴伴奏台語吟唱而為人熟知的滿州民謠。此外,滿州鄉也是屏東唯一的平地原住民鄉,與其他幸福巴士行經之山地原民(以排灣、魯凱為主)鄉鎮有所不同。而在交通方面,滿洲的聚落四散於鄉內各地,且鄉內半數地處墾丁國家公園境內,加之中科院九棚院區的存在,使得滿洲鄉的交通並不便利,對此,幸福巴士則成為了試圖補足在半島東側大眾運輸路網密度不足現狀的工具。

總之,繼上一次深入談論屏北山區的三地門鄉後,這次將輪到介紹山海之間半島東南的滿州鄉,那就來看看滿州幸福巴士經過哪些地方吧!

港仔村——中山漁港

港仔村與牡丹鄉接壤,為瑯嶠—卑南古道的起點,更是八瑤灣事件的發生地。北部是自然的岩灘,南邊是大荒漠,吸引許多遊客搭乘吉普車在荒漠上體驗飆沙。由於村內有幸福巴士站點的中山漁港,因此設有漁港安檢所、港仔派出所,再向北則是牡丹鄉旭海及被譽為台灣51區的中科院九棚院區,因為大片荒漠的存在,此處成為了國軍演習的重要場地,最後,港仔村內還設有活動中心以利居民彼此聯繫。

九棚村——南仁漁港、九棚路雜貨店、片埔路口、三灣站

與港仔村相同,九棚村亦盛行飆沙活動,遊客主要在北接港仔村的九棚沙漠飆沙;南邊則有鼻頭草原與南仁湖景觀保護區,保護區內除有距今700多年的石板屋遺址外,亦有幸福巴士站點南仁漁港和漁港安檢所。近年因九棚社區發展協會推展沿岸生態觀光,加之其地處偏遠的秘境特質,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往。

在交通方面,港仔村至南邊的佳樂水原規劃延伸「省道台26線」,但由於此段全劃設為墾丁國家公園境內而放棄興建,故幸福巴士於屏東鄉道200線沿線公車站牌(如九棚路雜貨店、片埔路口、三灣站)設點,希望補足省道公路無法深入的交通困境。

里德村——里德部落、欖仁部落

里德村過去名為豬朥束(Cilasoaq)是斯卡羅聯盟曾經的核心地帶,今有排灣族認同的族人仍世居於此形成里德部落,設有社區活動中心與社區發展協會。另有微型的欖仁部落(幸福巴士在此停靠),居民多為戰後由萬金地區移居的馬卡道族後人,深入欖仁溪後則有改編影集《斯卡羅》拍攝地的欖仁瀑布。曾經里德居民因發展不易,時有獵捕鷹鳥的行為,於村落劃設為國家公園後,里德部落被輔導為賞鷹的生態保育地,每年十月上旬大量灰面鵟鷹過境,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賞鷹地點;另墾管處亦與屏科大合作,於2013年新設滿州生態旅遊中心,並由社區發展協會經營生態旅遊觀光。

長樂村——分水嶺社區活動中心、長樂文健站、長樂國小、小路部落

長樂村地處滿州鄉北部的山地,全境大多位於南仁山生態保護區,閩南裔漢人與排灣族人約佔各半,村內分為分水嶺(八瑤)、長樂與小路三個聚落,排灣族人稱此地為吉雅魯貢(Chiyarugun)。小路部落為阿美族與排灣族混居的聚落,但以排灣語為傳承語言,部落內設有部落文化聚會所、文健站,幸福巴士亦於部落設點。長樂部落(Tjadukudukung)內設有部落集會所、長樂文健站、長樂國小等,2021年部落的Ciulaku(長樂)教會行動,調查過去設立中科院九棚院區時發生的國家暴力驅離原東海部落族人事件,以尋求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分水嶺(八瑤Parius)部落內設有分水嶺社區活動中心、社區發展協會等,部落內由於地質極為不穩定而災害頻傳,目前正進行遷村計畫。順帶一提,出身自八瑤部落的歌手Kivi曾於2023年以專輯《分水嶺Padiyudr》入圍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專輯等獎項。

永靖村——呆風、永港國小、七孔瀑布

作為滿州第二大聚落的永靖村,原名射麻里(Suwari),過去為排灣族原住民部落,今多由漢人移居;村內的公共設施除有幸福巴士據點的永港國小外、還有永靖派出所、老佛山人文紀念館等;聚落北邊的加都魯(Katsuru)則有七孔瀑布風景區,為夏日的消暑秘境。

此外,被強勁落山風吹拂的恆春半島樹木生長不易,使得低矮灌木草原佈滿半島,於此環境限制下,過去永靖村曾大量種植瓊麻,今則轉為放牧地,幸福巴士據點之一的呆風亦有大量草原景觀。最後,主辦四年一次八保祭典的羅峰寺、國片《海角七號》茂伯的家皆位於永靖村,村內的社區發展協會也以此作為特色,發展生態觀光旅遊。

 響林村——佛山路、響林村

位於永靖村旁的響林村過去同樣以瓊麻工業聞名,亦曾設置戲院,今日則盛產「番仔菁」-檳榔「山豬仔崎」。響林村人口組成混雜,現仍有馬卡道族人後裔居住。幸福巴士於縣道200線設響林村站、於佛山路聚落設置佛山路站。

港口村——興海漁港

港口村最富盛名的地區即是曾經風光一時,以奇岩怪石聞名的佳樂水風景區,由於建設停滯與疫情影響觀光人潮,遂於2022年連同年久失修的港口吊橋一同停運,待縣府重新規劃招商;不過港口村除佳樂水外,亦有許多豐富的自然生態值得令人造訪。

港口村原為恆春阿美族人所居,稱為pakelu,後因漢人的移墾與日本時代的移住,原先之住民今多移往旭海與花東縱谷居住。港口村盛產茶葉,為台灣海拔最低的產茶地。由於村落沿著港口溪至出海口分佈,因此具有許多豐富的河口濕地生態,墾管處會於每年中秋前後保護陸蟹上岸產卵,遊客則能於河口賞鷹。在觀光方面,綿長的海岸線除有港口、興海灣、滿州等衝浪沙灘外,亦設有幸福巴士據點的興海漁港、興海海洋驛站,還有結合海洋環境教育與景觀的觀景台供旅客休憩;安全方面也不用擔心,這裡有海巡人員駐紮,以維護海岸線安全。

滿州村——滿州鄉公所

滿州村為滿州鄉鄉名的由來,過去排灣族人常將狩獵後的剩餘獵物丟棄於此,使此處充滿腐敗氣味,故稱之為Vangecul(排灣語的臭氣);而後,閩南籍漢人轉譯為蚊蟀埔,;最後,日治時期將其由日語轉譯為漢字「滿州」,此漢字被沿用至今。滿州村為滿州鄉的行政中樞,幸福巴士站點滿州鄉公所、戶政辦公室、衛生所、郵局、消防局、樂智社區關懷據點、社區整合服務中心、滿州國小與滿州國中等皆位於村落裡頭。滿州市區西側則由南仁湖集團開發為大型渡假村「小墾丁」,並以豐富的自然生態為渡假村的環境特色,此外2018年政府亦於此設立滿州民謠館,推廣滿州民謠文化。

 

由於滿州鄉各村分散且地處遙遠的半島東南,加之全境多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與生態保護區內建設與道路開闢受限,使得鄉內醫療多得仰賴恆春地區的恆春南門醫院、恆春旅遊醫院、恆春基督教醫院,交通同樣需至恆春轉運站轉乘其他運具。在這樣的狀況下,幸福巴士成為了填補半島東南地區交通路網的工具,若幸福巴士無法存續,則會嚴重影響在地居民的交通權力,因此,若您也想為滿州鄉的居民盡一份心力,不妨透過本平台加入物資媒合的行列,提供幸福巴士必要的耗材,來讓滿州鄉的幸福巴士得以營運下去。

 

引用圖片

港仔沙漠。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81&IndexCode=Culture_Place

滿州民謠館。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342239&IndexCode=Culture_Place

港口茶——遠眺太平洋的茶園。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488000&IndexCode=Culture_Place

八瑤灣。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79&IndexCode=Culture_Place

滿洲街道。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數位物件授權:CC BY(姓名標示)。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___memory.culture.tw_Home_Detail_Id=619075&IndexCode=Culture_Place





港仔沙漠
港仔沙漠
港口茶
港口茶
八瑤灣
八瑤灣
滿州民謠館
滿州民謠館
滿州街道
滿州街道
延伸閱讀
2024-07-10 - 通往山地門——排灣與魯凱族群交織的屏北
三地門鄉
幸福巴士
歷史
三地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