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編輯一尾撰寫)
屏東幸福巴士以鄉鎮為單位,主要由各區公所自主營運,營運區域以屏東山城原民鄉鎮為主,多行經鄉鎮部落據點到鄰近鄉鎮區域醫院,提供屏東沿山居民一個便捷、經濟負擔低的交通運具。在來義鄉的幸福巴士路線有個別出心裁的安排,接著來看看幸福巴士行經哪些部落鄉鎮據點吧!
新來義部落——新來義石板屋、新來義產銷館
來義鄉有一塊完全被新埤鄉包圍的飛地(指一塊地被一個地區包圍,但行政上屬於另一個地區),從地圖上看來道路筆直、房屋整齊畫一,而這就是後來為人熟知的新來義部落。新來義部落原來為新埤鄉萬隆村的臺糖南岸農場,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造成來義鄉境內的來義(Tjalja’avus)東部落與西部落、義林(Tjana’asiya)及大後(Tjuwaqau)、喜樂發發吾(Siljevavav)(丹林村5-6鄰)部落被政府劃位危險區域,使得居民必須下山搬離原來的居住地。新來義部落永久屋由紅十字會和慈濟協助興建,於2011、2012年與2015年陸續入移入,由2013年設立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作為協助族人對外溝通的窗口。
部落裡頭也有許多文化場館與公共設施,如幸福巴士路線中的停靠點新來義石板屋為傳承部落傳統文化與舉辦展覽的場所。新來義活動中心則包辦了部落的婚禮、說明會、社福活動等大大小小部落活動的場地。新來義產銷館裡頭除了推廣來義鄉各式各樣農產品、工藝品與推廣部落旅遊外,更設有部落讀享空間提供書籍借閱外,也定期舉辦藝文講座與部落大學課程等。
2022年,新來義部落最新的公共設施「部落之心」完工啟用,八棟建築結合長照、文化健康站、部落廚房、學習場域和部落大學教室等設施,成為近年來義鄉發展的重心。新來義部落雖位於新埤鄉境內,但亦將許多活動拉到新來義舉行,並增設許多鄉內公共設施平衡發展外,透過幸福巴士的串連,也串起了新來義族人與原來各部落之間的聯繫。
大後(Tjuwaqau)部落——大後天主教堂、大後部落村長家
大後部落族人原來自今屏東縣泰武鄉境內的佳興部落,為一線形集居式聚落。族人過去曾兩度遷居,舊大後部落今仍保留舊式石板屋遺址,1957年從舊大後遷移至今址(原歸屬於丹林村)。1962年,與義林部落自丹林村分出為義林村。部落有台灣基督傳道會大後教會,與幸福巴士站點天主教大後救世主堂兩個信仰中心,另設有部落文化健康站。
2009年莫拉克風災、2010年凡那比颱風兩次災害後使得部分居民房屋毀損遷至新來義部落,同時部落文化會所慘遭土石淹沒。2022年期待13年的大後部落文化聚會動工,於2023年8月25日完工啟用。位於大後部落間的大後溪谷有兩條水路匯集而成的鴛鴦瀑布為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的景點。
義林(Tjana’asiya)部落——義林集會所
義林部落現屬於義林村,此地於1950年就有人在此居住,1953年來義部落遷村到現址,部分族人移居至此,亦有部分丹林部落族人遷居而形成聚落,因此部落命各取原部落名各一字稱為「義林」。
義林部落永續公園為慶祝建村 40 年建立,由社區發展協會管理,其中更設有活動中心與部落圖書資訊站。公園寬闊往來交通便利,亦為部落舉辦各式祭典、文化活動、晚會與部落婚禮等各式活動的重要場地,其中義林集會所則為幸福巴士的站點。另外,位於義林村第八鄰仍保留一處石板屋與鄰近的神鷹瀑布亦吸引許多遊客前往。
來義(Tjalja’avus)部落——原來義派出所
來義鄉的鄉名由此部落之名而來,原稱為來社(raisa)。漢人稱為內社,為中間(vecekadan)內社溪周圍除了古樓部落外,另一個歷史悠久且人口眾多的部落。舊來義部落,過去由加拉阿夫斯(chajiakavus)與真雅社(chingasan)組成,現留存大規模石板屋群與日治時期駐在所遺址,1954年遷居到此地至今。遷村後,因腹地狹小拆分為東(Tjanadjaqes)、西(Vuta)二部落。
來義系統的排灣族並無頭目大小之分,由部落十二大家族共同組成部落會議治理,亦是少數保留完整信仰的地區,部落裡仍有靈媒。來義部落裡頭設有屏東縣警察局潮州分局信義派出所,為幸福巴士站點之一,亦設有文化健康站。部落內部有一特殊景觀來義大峽谷。
丹林(calasiu)部落——活動中心
舊丹林部落(Paiavusan)為排灣族雲豹傳說的起源,現今丹林部落1953年由舊丹林部落(Paiavusan)遷移至現址,亦有來義社、泰武社部分族人遷居至此,現分為大丹林、中丹林與小丹林三個聚落。部落設有祖靈柱、丹林聚會所、幸福巴士據點的活動中心(村辦公所及 calasiu 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公園、衛生室、傳統射箭場。
丹林部落以其美景聞名,有壯闊丹林大橋及丹林吊橋,於部落制高點可以遠眺高雄都會區夜景,,部落周圍亦有民宿與露營區供旅客休憩,另外丹林登山步道(棚集山)是假日許多遊客喜歡前往健行踏青的旅遊熱點。
古樓(kuljaljau)部落——古樓(鄉公所)
古樓部落為歷史相當悠久保存了非常完整的排灣族文化與祭儀。舊古樓部落為日治時期台灣規模最大的原住民部落,亦有部分族人遷移至台東與高見部落,舊稱崑崙坳、加籠雅。舊古樓部落仍留存大規模石板屋群、日治時期駐在所、參與太平洋戰爭高砂義勇隊族人的遺骨合葬的戰歿勇士之墓與白骨塚,亦為屏東來義與台東金崙之間的崑崙坳古道起點。
古樓部落於1954年遷移至現址,現設有來義鄉公所(幸福巴士停靠點)、鄉民代表會、衛生所、郵局、屏東縣警察局來義分駐所,亦設有古樓國小、來義高中與國中部為全鄉之行政中心。部落內有兩座祖靈屋,一為中山路大轉彎處主要進行小米祭、豐收祭、五年祭選祭司的插標處祖靈屋( cinekecekan),另為中正路的狩獵祖靈屋 (rusivawan)。
古樓部落的五年祭(Maljeveq)、迎祖靈(maljeveq)及送祖靈(pusau)祭典等為少數完整保留與傳承排灣族部落傳統祭典的之一。古樓部落近年邀請學生志工團體至部落外圍堤防彩繪,成為部落近期的新亮點。
高見(Takamimura) 部落與白鷺(Payljus)部落——南和文物館、南和集會所
南和村(tjurukaladju)為來義鄉行政區域範圍最大的村,內有白鷺(Payljus)部落與高見(Takamimura)部落。白鷺部落居民是於1959年由舊望嘉遷至此地的族人,而高見部落則於日治時期由古樓部落族人遷入形成於1961年遷至現址,隔年兩部落合併,取其位於來義鄉南方,希望雙方部落和平共處之意。
村內設有高見社區發展協會及白鷺社區發展協會、南和村辦公處、南和衛生室、南和派出所、南和托兒所、原住民文化館、南和國小與幸福巴士站點之一的南和集會所。其中,於2007年設立為幸福巴士站點的原住民文化館,更是第一個以排灣族五年祭為展覽主題的文物館。由於白鷺(Payljus)與高見(Takamimura)兩部落分屬不同社群,因此於南和村內各自設立祭場、刺球場與各自部落祭儀展示領域,部落各自仍維持五年祭、六年祭、收穫祭、修路祭等祭儀活動。近年白鷺(Payljus)部落由族人發起重建舊部落,重新修繕石板屋、豎立指標、告示牌等試圖振復當地族群文化。
文樂(Pucunug)部落——文樂國小
文樂舊部落為較為久遠的部落,傳為望嘉部落所分出,於1951-1952年遷移至現址,舊文樂亦如其他舊部落一樣保留大量的石板屋遺址。部落設有幸福巴士停靠點的文樂國小、衛生所、活動聚會所、托兒所、家婦中心、文化健康站等公共設施機構,並仍舊維持迎靈祭、送靈祭、收穫祭、古道祭、狩獵祭等傳統祭典。
文樂部落最為知名的是培育出如動力火車的尤秋興、葛西瓦等排灣族歌手。
望嘉(Vungalid)部落——望嘉集會所、望嘉天主教
望嘉部落亦為排灣族群年代久遠的部落,於1954年從舊望嘉遷居至現址。過往舊望嘉為一戰功彪炳的部落,勇士出草獵首集結人頭骨架為台灣原住民之最。日本時代禁止出草後,將頭骨掩埋設立頭骨塚紀念碑,其與舊望嘉部落Qaqqayaman 人面浮雕祭屋被指定為古蹟,目前舊望嘉留有大規模石板屋、日治蕃童教育所、駐在所、石板階梯、石板通道等遺址,為文化部評選台灣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望嘉部落現設有望嘉村辦公室、社區活動中心、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與望嘉國小與幸福巴士站點的望嘉集會所等機構設施。同時部落亦維持完整族群文化祭儀,設有祭屋、及兩座部落祭壇,亦有兩位巫師,雖鄰近漢人聚落,但仍維持傳統習俗與祭典,五年祭與送靈祭舉行亦未中斷。
幸福巴士除了提供來義鄉民來往鄰近鄉鎮醫療院所如枋寮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潮州安泰醫院、茂隆骨科醫院、潮榮聯合診所、東港安泰醫院、輔英醫院外,串連部落各節點與成為在地學生、居民通勤的交通運具,在提供便捷的交通外,更試圖維繫部落社區居民之間的情感。
參考資料:
台邦.撒沙勒著:《重修屏東縣志 : 原住民族》(屏東:屏東縣政府),2014年。
葉高華:《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3年。
palang paljaljuman:〈期盼13年! 來義鄉大後部落文化聚會所動土〉,《原視新聞網》,報導時間:2022年3月4日,搜尋網址:
https://news.ipcf.org.tw/24705,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尋路.循路臺灣原住民族古道空間資訊網-崑崙坳古道,
https://trail.tacp.gov.tw/zh-hant/ExploringHistoricTrails/KunlunaoHistoricTrail ,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文化部國家記憶文化庫—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0180723000009&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51 ,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文化部國家記憶文化庫—來義望嘉pusau(送祖靈):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0180822000001&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51 ,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16&lang=zh_tw#ad-image-0,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國家文化資產網—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0705000004, 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國家文化資產網—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0705000003 ,搜尋日期:2024年6月24日。
來義鄉公所-村落簡介: